商业银行发力消费金融_快播报
时间:2025-09-15 17:40:31来源:经济日报
随着稳增长、惠民生、促消费、畅循环等系列政策效应加快释放,银行业金融机构正为消费市场注入源源不断的金融动能。从多家上市银行近期披露的2025年半年报中可以看出,商业银行以消费贷款、信用卡为抓手,培育新的业务增长点,切实发挥金融对消费的支持与促进作用。

加大贷款投放力度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今年国家提出要大力支持提振和扩大消费,作为个人贷款同业首家突破9万亿元的商业银行,中国农业银行是怎么做到的?中国农业银行副行长林立给出的答案是:充分发挥横跨城乡、点多面广的优势,聚焦扩内需、促消费、惠民生、乡村全面振兴等领域,持续加大个人贷款投放力度,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我们积极服务消费的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实施全行提振消费贷款专项行动方案,优化准入、授信、续贷、期限、利率等信贷政策和资源要素保障,增加个人信贷供给,助力健康、养老、旅游、教育等热点领域消费增长。”林立介绍,农行深入推进消费金融场景融合,创新推出“随薪贷”“尊悦贷”等产品,优化组合办贷、调查作业等业务流程,个人消费类贷款期限由最长5年延长至7年。截至6月末,农行全行个人贷款投放3.87万亿元,增量4932亿元,余额达9.31万亿元,保持了可比同业的领先优势。其中,个人消费类贷款投放1.45万亿元,增量1140亿元,余额达1.45万亿元。

中国银行也交出了一份满意答卷:今年年初推出的“万千百亿”惠民行动正在稳步推进,上半年个人消费类贷款投放额与信用卡消费额累计已过万亿元。中行的做法是,从供需两侧扩大消费领域金融服务供给,多措并举提升金融服务水平,全方位助力提振消费。具体举措体现了3个“突出”:支持增强消费能力,突出普惠性;推动消费提质升级,突出精准性;助力改善消费环境,突出便捷性。

中国银行副行长蔡钊说,商品消费方面,中行开展“以旧换新”“国补营销季”专项活动,上半年信用卡国补消费额、消费贷款以旧换新投放额均大幅超出去年全年水平。服务消费方面,运用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政策工具,加大对住宿餐饮、文体娱乐、旅游、教育、养老等行业经营主体的信贷支持,6月末服务消费重点领域与养老产业贷款余额达到2025亿元。

“从惠民生角度看,提振消费可以更好地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表示,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转变,居民对于消费的需求不再局限于基本生活需求,而是更加注重服务品质、体验和个性化,消费结构正加快从商品消费向服务消费转变,文化、旅游、教育、医疗、养老等领域需求快速增长。银行业金融机构需敏锐洞察市场变化,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精准定位发展方向和路径。

落实落细贴息政策

8月12日,备受市场期待的消费贷款领域“国补”——《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实施方案》《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实施方案》正式对外发布,在政策规定时间范围内,符合条件的相关贷款可享受贴息政策。总体来看,这两项贴息政策设计的侧重点都是广覆盖、低门槛,也没有设置复杂的申请程序,尽量让大家实现“省钱又省心”,只需要满足一些基本的、必要的条件,就可以享受政策的支持,确保精准发挥提振消费、扩大内需的政策效果。

在个人消费贷款方面,居民享受贴息的核心条件是要有真实的消费行为。财政部金融司司长于红介绍,无论是日常生活的小额消费,还是买车、装修、购置家具家电或手机电脑等较大额度的商品消费,或者是旅游、养老、生育、教培、医疗等服务消费,只要是在相关机构获得了消费贷款,其中实实在在花出去用于消费的部分,都可以享受贴息支持。

对于餐饮住宿、健康、养老、托育、家政、文化娱乐、旅游、体育这8类消费领域服务业经营主体而言,贷款贴息的核心条件是要将贷款资金用于经营活动,例如拓展空间、优化布局、提升硬件、增加业态、人员培训、产品研发等,重点是要改善消费基础设施、提升服务供给能力,以便更好匹配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高品质服务消费需求。

金融服务是消费环境的有机组成部分。中国邮政储蓄银行零售业务总监梁世栋表示,这是中央财政首次对个人消费贷款进行贴息,是通过财政和金融的联动效应,利用金融来增加财政资金应用乘数,可以更好地发挥财政资金对提振消费支持的引导作用,对降低居民消费信贷成本、助力释放居民消费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总体判断,两项贴息政策出台将有效降低居民和经营主体的借贷成本,撬动更多的信贷资金精准投向消费领域,促进个人消费贷款及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的有效增长。”中国建设银行行长张毅表示,建行将切实抓好组织实施,聚焦精准支持真实的消费需求,简化贴息流程,提升客户体验,深化贷款与消费场景融合,以高质量金融服务助力扩大消费需求,让消费市场的参与方更加便捷地获得国家政策红利,激发消费潜力。

完善风险管控机制

实现消费金融的高质量发展,光有量是不够的,还要有质。商业银行的资产质量与实体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更与自身的风险管控能力密不可分。

“尽管资产质量面临一定压力,但我们将坚持审慎稳健的风险偏好,持续抓牢抓实防风险首要任务。”林立表示,农行将以更大力度统筹好发展与安全,充分发挥数字化赋能,持续开展风险模型迭代和规则优化,加快构建个贷业务数智信贷管理体系,做到风险早识别、早发现和早处置。

防控风险是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为此,建设银行前瞻主动做好资产质量的管控工作。中国建设银行副行长李建江介绍,截至6月末,集团不良贷款率1.33%,较上年年末下降0.01个百分点,关注类贷款占比1.81%,较上年年末下降0.08个百分点,整体资产质量保持平稳。

在普惠零售领域,面对近年来整体风险演变态势,建行在支持提振和扩大消费、落实好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的同时,加快完善自身的风险管控机制,强化智能风控体系建设,推动数字化风控工具融入、嵌入信贷业务流程,持续优化业务准入、风险核查、监测预警等关键环节管理,推进零售信贷集约化管理,通过加强风险源头和过程管理,持续提升风控质效,以资产质量的总体稳定保障业务稳健高质量发展。

邮储银行也始终坚持审慎的风险偏好,今年上半年继续控增量、化存量,严守资产质量管控底线。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副行长、首席风险官姚红介绍,近年来,零售信贷风险是邮储银行资产质量波动的主要承压点。为此,该行在坚持小额分散、注重风险缓释、严格风险分类的基础上,在2024年全面改进了主要零售信贷产品的作业流程,优化了客户及业务准入标准,加强了风险模型策略应用,在今年上半年又进一步实施了4项管控措施。

具体来看,一是深入推进零售信贷集约化作业,完善客户尽调和人工审查审批要点,强化流程制衡约束和真实性交叉验证;二是强化总行、分行两支集中催收队伍建设,开展多元化不良资产处置,加快风险出清速度;三是认真落实小微企业金融续贷、个人消费贷款纾困等政策要求,帮助临时困难客户平稳渡过难关;四是加强阳光信贷文化建设,严格防范道德风险和金融黑灰产、不法中介渗透。

“在政策红利持续释放以及市场环境不断优化的双重利好下,我国消费金融迎来结构性机遇。”董希淼认为,这一机遇不仅体现在市场规模的潜在扩张,更在于市场格局的深度调整与优化。未来,各家商业银行将在保证资产质量的同时,进一步提升消费贷款覆盖面、细化金融支持提振消费举措、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全面加大对促消费扩内需的支持力度,从而实现贷款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有效提升。

标签:

  • 上一篇文章: 2025年暑期档电影总票房突破85亿
  • 下一篇文章: 最后一页
  • 最新
  • 商业银行发力消费金融_快播报

    随着稳增长、惠民生、促消费、畅循环等系列政策效应加快释放,银行

  • 2025年暑期档电影总票房突破85亿

      8月10日,小朋友在贵州省开阳县一家电影院拍摄影片海报

  • 甘肃定西:全力以赴做好电力保供-焦点快播

    330千伏陇巩一、二线同塔双回改造工程的仍在有序推进中,国网定西供

  • 十年做到全球前十,珀莱雅能否如愿

    站在百亿营收的节点,接棒的侯亚孟需要更多的成绩,立下的十年挺进

  • 警惕潜伏在身体里的“隐形杀手” 预防肺动脉高压注意这几点

    近日,肺动脉高压话题引发关注这一疾病症状隐匿、误诊率高如同潜伏

  • 通讯:十七级台风过后,雷达天线第一时间转了起来

    沿着山路盘旋而上,雷达的球形罩为山脊画出新的轮廓。路的一边尽是

  • 2027年至2029年世乒赛举办地揭晓

    当地时间5月27日,2025年国际乒联代表大会在卡塔尔多哈举行。会议投

  • “小而美”的民生一件事接地气、见效快 创新服务百姓可感可及

    近日,山东聊城东昌府区开通惠民旅游巴士,用免费车票 串联起城乡

  • 大企业“叠加”大科学设施 上海浦东科创“双轮驱动”

    大企业叠加大科学设施,上海浦东科创双轮驱动。19日,在2025年浦东

  • 上汽乘用车俞经民:以内外兼修的 “组合拳” 重塑核心竞争力

    4月23日,第二十一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开幕。车展共吸引26个国

  • 各家商业银行加快落地回购增持贷款

    央广网北京4月11日消息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

  • 同江市铁路口岸启动扩能改造 货物年吞吐量将提升40%

    同江市铁路口岸扩能改造项目建设动员大会举行。项目完成后,将推动

  • 如何实现从“实验室”到“市场”的跨越?——2025产业科技创新与投资促进大会观察

    机器人制作咖啡、弹钢琴;机器人焊接、防爆、巡检……在3月26日于南

  • 新设户外功能面料“大档口” 中国轻纺城布局户外经济

    冲锋衣、功能性面料、露营装备、户外运动照片墙……3月18日,位于浙

  • 开局良好!“数”看各区域前两个月外贸“成绩单”

    2025年前2个月,京津冀外贸迎来开门红,出口总值突破2070 5亿元,创

  • “她”护遗珍|探方日记里的那些事

    文物,勾连起过去与未来,而文物守护人帮助文物抵御自然与岁月的侵

  • 旅游
    • 第二届链博会在北京开幕 探访数字科技链

    • 驻马店市驿城区老街街道:绷紧“安全弦” 再加“平安码”

    • 我国成功发射四维高景二号03、04星

    • 39个项目签约 浙江文旅产业与金融机构“双向奔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