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3日,省市场监督局标准化处组织专家组,来到新县政务服务中心,对新县政务服务中心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标准化示范项目进行现场考核评估。
项目验收评估会议现场新县政务数据局供图
据悉,新县申报的“新县政务服务中心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标准化示范项目” 2020年12月被河南省市场监管局批准为“省级服务业标准化示范项目”,是本批信阳市唯一入选的项目,创建周期为两年。省专家组按照《河南省标准化示范项目管理办法(试行)》的要求,通过听取汇报、查阅资料、现场考核、随机调查等方式进行评估考核,对新县政务服务标准化工作取得的成绩一致认可,经过综合评审认定,“新县政务服务中心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标准化示范项目”顺利通过考核验收,成为信阳市首个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标准化示范项目。
近年来,新县通过标准化创建,以体制机制优势赢得竞争发展优势,强力推进“四化四有”新举措,有力提高了新县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水平,企业群众满意度常年保持在99%以上,政务服务指标在全省营商环境评价中连续2年位居第一方阵、全市先进。
专家组进行现场考核评估新县政务数据局供图
以标准化为引领政务服务规范有“尺度”
以政务服务需求为导向,实现经验型服务向标准化服务转变。服务体系“国标化”。编制《新县政务服务中心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标准体系》,形成通用基础标准、管理标准、服务提供标准、岗位工作标准4个分体系,制定完善标准189项;服务事项“清单化”。对县级2327个政务服务事项受理条件、流程、材料、时限、结果等要素进行标准化梳理,实现同一事项同标准办理;网上平台“一体化”。依托河南政务服务网,建设“省市县乡村一体化+全县通办”平台,全县政务服务事项均可“一网通办”;线下受理“一窗化”。引入第三方专业团队,推行“一窗受理、受审分离”改革,实现“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组建红城帮办代办团队,打造“新服务”品牌,共收到锦旗和感谢信30余件。
以规范化为手段锐意改革攻坚有“力度”
通过标准化建设,创新体制机制,管理服务更加规范。“领导体验”疏堵点。设立“局长就是营商环境”体验窗口,县直单位负责人每月到大厅办审批、走流程,促服务效能提升;党建引领激活力。成立功能型党支部,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带头和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设立“新服务”荣誉墙,每季度评选出5类“最美”典型,营造“比学赶帮超”的干事创业氛围;强化培训提能力。开展“三亮三比”、首席代表讲一课、政务服务大讲堂、政务服务下基层等活动,全面提升窗口人员业务水平;广开渠道强监督。设置纪委监委监督窗口、“办不成事”反映窗口、“有诉即办”窗口,通过政务服务网咨询投诉平台、“好差评”系统、智能语音回访系统、政务服务社会监督员等方式实现对政务服务监督全覆盖。AI智能机器人语音回访在第12届数智应用金铃峰会上获评体验创新奖。2023年以来,办理的36万多件事项实现“办件零失误、群众零投诉、服务零差评”。
以便利化为主线惠企便民政策有“温度”
以企业群众办事更加方便快捷为目标,为创优“六最”营商环境注入新活力。企业服务“全程办”。打造“企业家会客厅”,为企业提供事前介入、事中指导、事后跟踪全程“一对一”服务,已为22家企业提供服务90余次;便民服务“就近办”。全县17个乡镇、206个村便民服务机构全覆盖,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到高效便捷的政务服务,高标准建成24小时自助服务区,实现“全天候”服务;高频事项“跨省办”。和湖北麻城、安徽金寨等地签署“跨省通办”合作协议,共建“革命老区政务服务通办圈”,112项政务服务事项实现跨区域办理,今年以来共办理2382件;优化举措“暖心办”。实行预约服务、延时服务、特殊群体服务、容缺受理、告知承诺、免费邮寄、免费复印等特色便民举措,让企业群众感受到家的温暖。
以集成化为目标精减审批服务有“速度”
通过标准赋能,优化审批流程,实现政务服务提速增效。清理精简事项。取消各类证明759项,保留证明事项12项。深化中介服务改革,组织梳理保留中介服务事项清单40项;集成再造流程。持续开展“减材料、减环节、减时限”行动,承诺时限压缩比例达95.34%,办事提供材料减少60%以上。梳理“一件事一次办”186项,今年以来共办理1786件;开办企业提速。设立企业开办专区,推进“证照分离”“证照联办”,实现企业注册登记全程电子化,企业开办“一站式”完成,办理时限压缩至2小时内,个体户登记10分钟办结。
政务服务标准化工作是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下一步,新县将在优化标准体系、完善标准内容、强化监督检查、加强品牌建设等方面制定有效措施,巩固创建成果,推进标准实施,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加快推动“试点”变“亮点”,“先行”变“先成”,打造“美好生活看信阳、幸福体验在新县”的老区政务服务“新”品牌。(郝昱玮 汤青山 范流洋)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