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消协:警惕研学机构将重大安全隐患区域作为活动地点
时间:2025-09-11 15:00:18来源:中国新闻网


【资料图】

当前,研学旅行需求旺盛,部分经营者看准市场红利,以“自然疗愈”等噱头吸引家长,招揽生源,开展研学旅行活动,但自身并无相应资质,也无法保障服务质量,威胁未成年人人身安全,严重侵害消费者权益。为此,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消费提示,提醒广大家长慎选研学服务。

一是选择具有资质的研学机构。目前,儿童研学旅行领域尚未出台专项法规与强制性标准。消费者在选择研学旅行服务时,应注意查验研学机构是否具备相应资质,例如营业执照、旅行社业务经营许可证等,避免选择无资质机构。此外,消费者还可以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查询机构注册信息、经营异常情况等,进一步核验机构资质真伪。

二是严防研学安全风险。在确保机构具备相应资质的前提下,消费者应重点考察其安全保障能力,仔细询问行程安排、活动内容、交通方式、食宿安排等具体信息,要求机构对监护人员配置、应急处理能力、针对突发情况的应急预案等安全保障信息进行详细说明。同时,消费者还应提前了解研学目的地的天气情况、地质条件、治安状况、医疗资源等信息,警惕研学机构将未开放的、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区域作为开展研学活动的地点,谨慎判断安全风险。

三是提防营销宣传陷阱。消费者在面对研学旅行宣传时要保持理性,对营销话术提高警惕,重点关注合同内容,不轻信口头承诺。面对“高端研学”“专家授课”等宣传,消费者应仔细检查合同中是否载明相应条款,留意是否存在模糊表述、替代方案或免责声明,多对师资背景、授课方式等内容细节进行追问,必要时可要求机构提供具体合作协议、师资证明等材料,或向相关单位及专家咨询求证。

另外,中国消费者协会也呼吁广大经营者严守法律红线,恪守诚信底线,扛起社会责任,同时建议有关部门加快专项立法和标准制定进程,尽快构筑起坚实可靠的儿童研学安全屏障。

标签:

最新
  • 中消协:警惕研学机构将重大安全隐患区域作为活动地点

    当前,研学旅行需求旺盛,部分经营者看准市场红利,以自然疗愈等噱

  • 8月18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7.1322元 上调49个基点

    据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网站消息,中国人民银行授权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

  • 骆驼趾是什么意思?骆驼趾是什么梗?

    骆驼趾 是一个网络用语,指女性穿着紧身裤或内裤太紧时,私处看上

  • 超导电动高速磁浮列车亮相世界高铁大会_消息

    记者从7月8日至10日举行的第十二届世界高速铁路大会上了解到,由中

  • 当代陪读书童是什么意思?当代陪读书童是什么梗?_热门

    当代陪读书童 是一个网络流行梗,用来形容那些在学校中看到其他同

  • 每日视点!总体平稳、结构升级成效明显!1—5月物流运行数据公布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今天(29日)公布今年前五个月物流运行数据。物

  • 江西省2025年普通高校招生各类各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公布

    据江西省教育考试院网站消息,6月25日上午,江西省教育厅召开新闻发

  • 从种鲜果到品琼浆:“创殊杯”展开葡萄酒品与酿的大比拼

    六月的银川,贺兰山下,空气中散发着葡萄的芬芳。6月9日,全国首届

  • aswl是什么意思?aswl是什么梗?

    awsl它是一个网络流行词。awsl 的意思是 啊,我死了,是 啊,XX

  • 江西今年高考将全面实行考场AI智能实时巡查

    4日,江西省2025年普通高考温馨提示新闻发布会在南昌召开。记者从发

  • 关键时刻“国家队”出手,坚定看好中国资本市场

    重磅政策出台、类平准基金发力、央企增持……在外部环境严峻复杂、

  • 脑梗溶栓窗口延长至24小时 浙江医学专家破解脑梗治疗国际难题

    缺血性卒中,俗称脑梗死,是全球范围内导致残疾和死亡的最主要原因

  • 全球连线|全球43支队伍同台竞技 国际顶级青少年机器人赛事重返中国

    日前,2025 FIRST机器人竞赛(FRC)上海国际区域赛在华东师范大学

  • 更好满足国民健康营养新需求 一文读懂东方素养肽素乳的“时代智慧”

    作为科学植物营养国民领军品牌——东方素养以卓越的战略布局着眼国

  • 贵州龙里:苗族同胞“跳月”庆新春

    2月7日,农历正月初十,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龙里县龙山镇团

  • “非遗春节”+免签入境 China Travel持续火爆

    探亲游一直是春节入境旅游市场的重头戏。随着240小时过境免签的政策

  • 旅游
    • 第二届链博会在北京开幕 探访数字科技链

    • 驻马店市驿城区老街街道:绷紧“安全弦” 再加“平安码”

    • 我国成功发射四维高景二号03、04星

    • 39个项目签约 浙江文旅产业与金融机构“双向奔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