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机器人、语音助手:中国银发族的养老“新朋友”
时间:2025-03-15 17:04:03来源:新华网
89岁的滕泉大高举手机,向屏幕发问:“‘小鲸鱼’,我的股票还能涨吗?”此话一出,室内一片欢声笑语。

这是初春午后上海市虹口区彩虹湾老年福利院活动室里的一幕。20多名银发“学员”围坐在一起,听这家老年福利院的院长邓明星讲解AI大模型应用DeepSeek的用法。

“老人们记不住英文名,他们根据手机App的图标,给这个软件取名‘小鲸鱼’,这几天学会使用后,大家问得最多的问题是关于健康养生。”邓明星认为,人工智能及其产品“不能只讨年轻人喜欢,我们这里的老年人也得跟上!”

“只要愿意学,AI就能成为我们的新朋友。”滕老伯说。与滕老伯住同一楼层的83岁阿婆朱伟认为,AI不仅反应灵敏,而且知识面广,平时可以用来解闷。

老人们在上海市虹口区彩虹湾老年福利院的活动室内学习使用AI(2月26日摄)。新华社记者 唐斯琦 摄

如今,像这样的“小鲸鱼课堂”已在全国多个养老院、社区进行推广,长辈们纷纷加入,成为生活中的“赛博新时尚”。

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末,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31031万人,占全国人口的22%。上海作为全国较早进入人口老龄化的城市之一,户籍人口中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比近四成。随着老龄化程度日益加深,智能科技正成为解决养老难题的重要手段。

对于很多老年人来说,看病往往是一项复杂而容易迷失方向的任务。该去哪里挂号?挂号后如何找到科室?缴费后该去抽血还是做超声?面对密密麻麻的指示牌,他们时常感到困惑。

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AI就医助理“仁小爱”也已正式上岗。“仁小爱”的功能涵盖智能导诊、诊前出行、就医引导、AR导航、报告解读、健康咨询等环节,极大地方便了老年患者。

市民李佳带着母亲就诊时,首次使用了AI就医助理,她感叹道:“我妈妈以前来医院总是紧张,生怕走错地方,现在有了AI引导,我们跟着手机提示一步步走,既方便又高效。”

仁济医院门急诊办公室负责人庄旭介绍,“仁小爱”可以根据患者的病症推荐合适的科室,并提供实时导航,在患者完成检查后,还可以提供报告解读的服务,帮助解决就医患者的难点和堵点,让更多求医问药的老年人不会在院内“迷路”。

复旦大学老龄研究院副院长吴玉韶认为,AI养老未来应与传统居家、社区及机构养老模式深度融合,同时融入人文精神,实现技术与人文的和谐统一。

上海市虹口区彩虹湾老年福利院的活动室内正在举办学习AI使用方法的“小鲸鱼课堂”(2月26日摄)。新华社记者 唐斯琦 摄

在中国,不只AI,智能机器人也在为老年人提供便利。今年初,外骨骼机器人出现在中国东部的名胜古迹——泰山风景区。一则老年游客穿戴外骨骼机器人登山“健步如飞”的短视频发布后,迅速引起广泛关注。

“戴上之后腿都不疼了,感觉像是有人在拉着我上山!”视频中的老年游客欣喜地说。据了解,这款外骨骼机器人由位于深圳的肯綮科技有限公司推出,还可广泛应用于健身、日常行走、上楼等场景。

深圳市肯綮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余运波表示,争取今年再发布一款针对老年群体的助力产品,力求通过优化设计和材料使用,减轻重量并提升舒适性。同时,新的传感系统和智能算法将进一步提升产品的适应性和精确度,更适应老年群体的人体运动规律。

近期,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正式发布由中国牵头制定的养老机器人国际标准。这项标准依据老年人生理和行为特点,为各类养老机器人的产品设计、制造、测试和认证等提供基准,将引领全球养老机器人产业健康发展。

这项标准关注老年人在日常生活、健康护理等方面的需求和特征,明确养老机器人的功能分类,除了通用要求以外,还对养老机器人提供的健康状况和紧急情况检测服务,与家人及医护人员的通信支持,多样化的家务、娱乐、家居管理、照护等分别提出了技术要求。

上海市虹口区彩虹湾老年福利院院长邓明星(后)在教授老人滕泉大(前)AI的使用方法(2月26日摄)。新华社记者 唐斯琦 摄

家住北京的陶跃认为,智能科技能够一定程度上缓解子女的养老压力。“即便不在父母身边,也能通过智能设备远程关注家里老人的健康状况。”陶跃说,他每天通过智能健康手表查看父母的心率、步数,还能远程与他们视频聊天。

“过去,我们觉得智能设备是年轻人的专属,现在它们成了我们的贴心助手。”72岁的王芬兰说,她每天早晨会用AI语音助手查询天气,之后跟着智能电视练习太极功夫,还会让“小鲸鱼”帮她推荐营养食谱。

根据新京智库发布的《2024移动互联网应用适老化现状与创新趋势》报告,语音技术作为应用适老化的重要方式,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类应用中。

比如,一些购物应用在首页设置浮窗按钮,帮助老年用户使用语音指令搜索商品;一些金融服务类应用则在底部导航栏中设置语音入口,并提供高频操作指令面板,方便老年用户快速选择。

从语音助手到AI陪诊,从外骨骼机器人到养老机构智能化升级,科技正在帮助老年人享受更便捷、更高质量的晚年生活。“科技将助力新时代养老服务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吴玉韶说。

标签:

  • 上一篇文章: 韩再芬:在AI时代守护黄梅戏的魂
  • 下一篇文章: 最后一页
  • 最新
  • AI、机器人、语音助手:中国银发族的养老“新朋友”

    89岁的滕泉大高举手机,向屏幕发问:‘小鲸鱼’,我的股

  • 韩再芬:在AI时代守护黄梅戏的魂

    2025年春节期间,由AI技术参与创作的黄梅戏女驸马闹花灯作品引发热

  • 山西通背缠拳:“圈粉”展魅力 求变冀新生

    中新网太原3月1日电 (记者 范丽芳)缠手、崩拳、挑掌、肘击、踢腿

  • 服务贸易蓬勃发展动能足

    中国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登顶全球动画电影票房榜;AI大模型D

  • 第一次见到雪的她们,来大冬会当记者

     新华社意大利都灵1月20日电(记者杨博毅、张馨文)对于来自非

  • 广西扩大“丝路电商”朋友圈 培育外贸发展新动能

    中新网南宁1月1日电 (林浩)2024年12月31日晚,2025年广西新丝路跨

  • 中欧班列(西安)新年首列暨西安—塔什干快速班列发车

    中新网西安1月1日电 (记者 阿琳娜)2025年1月1日零时整,西安国际

  • 10月中国减持119亿美元美国国债,连续第四个月减持

    澎湃新闻记者 林倩冰当地时间12月20日,美国财政部公布的数据显示

  • 甲鱼、烧鸡、龙虾……哈尔滨街头现超“硬核”糖葫芦

    近日,哈尔滨市道里区中央大街附近,各种硬核糖葫芦亮相。摊位上糖

  • 定期输液可以预防心血管疾病……是真是假?|谣言终结站

    很多老年人到医院要求输液,一般是用活血化瘀的中药注射剂,或者西

  • 30年3个万亿,李显龙点赞苏州工业园区

    草率否定中国的影响力是目光短浅和不明智的做法。新加坡国务资政李

  • 中新真探:骨质疏松是老年人的事,和年轻人没关系?

    中新网11月26日电 骨质疏松症并不仅限于老年人,年轻人也有可能受

  • 报告:亚太经合组织在推动数字经济治理区域合作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中新网北京11月14日电 (记者 李京泽)由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 技能大赛:见证兰州现代职业学院的成长与荣耀

    职业院校学生技能大赛是培养与选拔技能型人才的重要平台,是对职业

  • 中国五省(区)协同守护候鸟迁飞通道_天天快播报

    中新社永州10月11日电 (唐小晴 李盈)中国五省(区)候鸟迁飞通道跨

  • 年度盛事、风云际会,2024阿拉善英雄会汽车之家线上线下双向发力实力出圈-每日速讯

    由汽车之家冠名的2024越野e族阿拉善英雄会活动于9月30日—10月5日期

  • 旅游
    • 天天微速讯:深中通道通车以来日均车流量约10万车次

    • 截至6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2224亿美元-天天报道

    • 视讯!上市险企大方派现 中期现金分红总额创新高

    • 新动态:南阳市卧龙区农信联社:喜乐元宵,反诈同行